第八十八章 過年(1 / 2)

加入書籤

在比自己還小了十八歲的侄兒麵前竟然因為失言而暴露了他如今最大的秘密,朱高煦有些掛不住臉了。「汪漣就關在刑部,刑部的人怎麼可能動手?至於劉觀,他可不敢靠向我這個失勢的王爺,我就是想拉攏,也無計可施啊!」

雖然朱高煦否認,但是卻越發讓朱瞻基肯定了起來。要是兩人沒有勾結,他又何必替劉觀說話。

朱瞻基覺得自己有些小瞧了這個王叔,不過既然已經被自己知道了這個秘密,他現在又被迫去封地,朱瞻基不認為他能掀起什麼風浪。

他拱了拱手說道:「侄兒對這些也沒有什麼興趣,如今侄兒的經歷都在整頓水師,去海外開疆拓土。至於朝堂事務,侄兒不關心,也不想關心。」

聽到朱瞻基這樣說,朱高煦又有些不確定了。在他的心目中,這個侄兒跟自己一樣,從小就崇尚學武,這次上戰場也勇猛過人。

他對朝堂事務並不關注,包括地球儀都是他搞出來的,向往大明以外的神秘世界也很有可能。

這樣一個人,真的能收服紀綱這個老狐狸?父皇真的能容忍這一切?

現在,他覺得京師就是一張巨大的網了,在這裡做什麼事都要被限製,到處都是掣肘,也許,去到封地,可能會更自由吧!

不過,臨走他還要再威脅一番。「別讓我知道這些事是你做的,哪怕你是我侄兒,到時候我也要好好教訓你一頓。」

朱瞻基笑道:「放心,你不會有這個機會的。」

朱高煦不敢當真撕破臉,他也不敢。一家人內鬥的再厲害,也不敢真正攤開。

儒家學說已經融入了所有人的思想,人倫大忌,一般人都不敢逾越。

除非像朱棣一樣,決意起兵造反,那又另當他說。

除了這個插曲,朱瞻基和漢王這對叔侄麵子上依舊保持著過的去。在孝陵祭拜了朱元璋,徐皇後墓,眾人又返回皇宮,今日宮中在謹身殿擺下家宴,也算是皇室的團年飯。

席間,朱棣與幾個大人說話很少,注意力反而放在了一幫孫子身上。除了朱瞻基,其他的孫子他幾乎都忘記誰是誰了,又依次詢問了一遍,分別鼓勵了一番。

一幫小家夥得了贊賞,又收了賞賜的禮物,加上過年限製又少,一個個開心不已。

他們跟朱棣見麵的機會少,也知道朱棣才是整個大家族的核心,所以盡量在朱棣麵前表現自己,討好朱棣。

這也哄的朱棣開心不已,整個團年飯吃的還是比較開心的。

朱棣在席間喝了不少酒,吃晚飯就睡了一會兒。

今年沒有大年三十,二十九就是除夕了。

皇室的除夕跟普通家庭完全不一樣,普通家族要守夜,皇室卻要祭天,祭地,祭祖。

快到了晚上子時,京城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就雲集皇城的太廟,祭拜儀式之後,不等天亮,就會開始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大朝會。

而大朝會之後,才又正式放假,一直到初六以後,大臣們才開始輪班上班,過了正月十五,這個年才算過完,全體上班。

朱棣在親自念了三篇祭文之後,嗓子都有些啞了。大朝會上,就由王彥代他宣讀了前一年的總結製書。

這是前一年的工作總結,比如介紹去年發生了什麼大事,出現了什麼天災,然後朝廷又做出了什麼成績。

朱瞻基是第一次參加大朝會,所以顯得格外新奇。他站在朱棣的左前方,位於朱高熾的座椅下側,正對著奉天殿下麵站著的諸位大臣。

他的眼睛也一直在文武大臣裡麵掃視著,然後開始一個個辨認。文官好認,一個蘿卜一個坑,根據他們的站位,即使不認識也能猜到誰是誰。

但是武將和勛貴們就不容易分辨了,還有一小半人,朱瞻基也就是看了眼熟,還不能確定身份。

在宣讀了去年的工作總結之後,然後又是對今年工作展望的製書。

從秦始皇開始,就規定了隻有皇帝文告才能稱為「詔書」。除「詔書」外,還有「製書」,兩者區別是「命為製,令為詔」,涉及重大的製度方麵的皇帝文告叫做「製書」,也叫「命」。「詔書」是皇帝所發布的對於某個具體的人和事的命令,所以說「令為詔」。

後來這項製度逐漸完善,除了製書和詔書,皇帝下達製令的形式還有有諭、旨、策、敕、戒等,每一種都代表不同的意思。

比如諭和旨是皇帝口頭下達的命令,而策,敕,戒大多是針對具體事件和人。

除此之外還有誥書等等,如果朱瞻基不是從小就學習這些,根本就分不清楚。

他能參加這次的大朝會,主要是今天將要頒布的兩條聖旨都與他有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無上殺神 齊木楠雄的憂鬱 萬界外掛供應商 王者榮耀之巔峰王座 禦神天君 雷布斯排行榜 極鬥諸天 都市神仙後裔係統 重生之再造未來 最終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