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朝鮮國的進獻(1 / 2)

加入書籤

李二聯係的人自然是和他一樣的人。

大家都是有一些本事的。

隻不過他的朋友是在甘肅那邊,而自己卻在陝州這邊,所以形成了一個地域上的距離,如此也就是出現了兩者之間的信息差。

而李二用了驛站的信件傳遞,使得兩個人又聯係了起來。

李二給對方寫信的目的就是打算帶自己的朋友一起進入驛站係統。

現在驛站這邊的收入還可以,福利也好,正好能夠解決大家工作上的問題。

不過,對方似乎並不打算過來,對方在信裡暗示的說了一些自己要做的事情,具體的內容不是很明顯,但是他表現出來的就是,如果兄弟以後混不下去了可以來找自己,絕對的是能夠做一個大買賣。

李二看到這,也就不在這件事上多關注了。

因為他的事情非常的多,最終,李二找了個關係把自己的侄子給編入到了驛站的驛卒係統裡。

這樣自己的侄子也就能夠吃到穩定的糧餉,給家裡減少一些負擔。

話說,在陝西這邊是這樣的,在解決災民的問題,在其他地方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大規模出現的大旱,對於糧食來說出現了供求緊張的情況。

一些地方的富戶們囤積糧食,打算賣一個高價,卻發現買糧的人不多,甚至可以說非常的稀少。

這樣下去,那些米糧不能夠換成銀子,可就要徹底的沒有價值了。

畢竟糧食放的久了就是陳糧,陳糧的價格可是要大打折扣的。

一開始,大家都覺得驛站能夠有多少存糧,這麼多的人乾活肯定不夠吃,而且還發半斤粗糧,這簡直是很快就能夠掏空。

再加上每日還發錢,這樣正好等著驛站這邊沒有錢糧的時候,這些錢可以回籠到米鋪這裡。

可是,當皇帝的一車一車的糧食運來之後。

大明的四月底,炎熱難耐,卻讓百姓們一點的都不慌。

以工代賑。

似乎在為驛站的建設提供了很多的人力。

因為乾旱沒有辦法種地。

所以驛站這邊就開始各種發展。

反正有錢有糧。

自己隻需要出一點點就能夠有很多的人乾活,如此,自然是獲得了很多的效果。

沒有做不完的活。

隻有找不到活的人。

水壩打起來了就修水渠,水渠連接到田地裡。

當然,連接田地可不是白連接的,那些有田的地主想要水就必須要花錢出糧,而且以後澆地也是要錢的,總之老百姓們發現自己這邊獲得的很多,就算是修到了自家的地頭,自家那幾畝薄田需要的澆水費都不足自己五日乾活的收益,所以根本就不算什麼。

水渠修的很大很長,而且水渠用料非常的講究。

這些東西被稱之為水泥,是驛站從京城那邊買來的。

這個東西太好用了,隻要厚度稍微加一點,等著泥沙混合乾了後,那麼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水渠,水也就源源不斷的流動,而不用擔心浪費。

這些是水渠的製造,還有其他的工程,比如修路,比如開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大小姐的王牌保鏢 我在諸天之上 女帝覺醒後頓悟了 深藍,深藍 睡著了就是另一個世界了 武道人王 峰卷塵沙起 玄學大佬空降娛樂圈後爆紅了 這個明星能處,有事他真上 傳承鬥羅解碼諸天萬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