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文武勢力的布局(1 / 2)

加入書籤

相比起奸臣,有不臣之心的亂臣賊子來,朋黨才是國家最大的禍患。

如今李清微把朝堂的局勢拆分的很細致,文官拆成了李清安代表的「李家舊臣派」,諸葛青雲為代表的「元老勛貴派」,還有宋慈為代表的「大宋清流派」。

而這三股勢力在李清微的安排下是相互掣肘的。

李家舊臣派的人員多為洛陽本土世族,蒙古的舊官僚們。他們多居於戶部的要職,這些人的特點是沒什麼本事,全靠皇家的器重才得此高位。

他們不但沒被清算,還搖身一變成為了大唐的「重臣」。因此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必須忠誠於皇家。因為失去了皇家的庇護,他們這些人會被其他人清算掉,說白了這些人就是皇家養的「狗」。

元老勛貴派是李清微開國的老班底,這些人基於對李清微光復河山的崇拜,他們是忠誠於李清微的。更準確的說,這些人是出於「個人崇拜」忠誠於李清微個人的。至於李清微百年之後,就不太好說了。

而且這些人看不起李家的那些「蒙古舊官僚」們。覺得這幫人就是沾了皇帝父兄的光,趁機投降過來的「狗漢奸」。根本不配跟他們在一個朝堂內共事。雖然這兩派人沒有爆發直接的沖突,但絕對不會團結在一起。

至於最後的大宋清流派則比較特殊,這幫人的特點是「人生地不熟」,他們沒辦法融入到這兩大派係中的任何一派。

在「舊臣派」的眼中,這些人就是南邊來的「南蠻子」。鄉下來的「土包子」。幾百環外,來大唐要飯的「臭外地」。阻撓他們「魚肉百姓」的眼中釘。

在「元老派」的眼中,這些人的形象是「宋國來的貪官汙吏們」,「無能的鐵廢物」「沒種的懦夫」。元老派的要員們基本上都是南宋的百姓,他們平日裡受夠了南宋官吏的欺壓,而且也十分鄙視南宋「偏安一隅」,而大唐的江山是他們打下來的,蒙古人是他們趕跑的,他們自然十分的鄙視這些「大宋官吏」,他們自然更看不慣這幫坐享其成的。

更何況李清微給這幫「清流們」安排的職位多是禦史監察之類最「得罪人」的職務,這兩派自然更排斥他們。

而這一派因為哪派都融不進去,誰看他們都不順眼,因此他們隻能保持「中立」,而且隻能是被迫的忠誠於皇帝。

忠誠於皇家,忠誠於李清微個人,忠誠於皇帝。

隻要他們不擰成一股繩,那麼李清微這個做皇帝的就能高枕無憂。

而軍權也一樣。李清微也拆分成了三股勢力。

第一股是內廷侍衛與禁衛軍。

這兩支保衛皇家,保衛皇權的最核心的力量,由「皇妃派」統領。

內廷侍衛總管郎中令一職由段雲仙擔任,但段雲仙作為侄女和靈鷲宮的下屬,她受段思穎控製。除非是段思穎想做「女皇」不然的話,內廷侍衛們是絕對不會反水的。

而且即便是段思穎「退休」了,那麼下一任的靈鷲宮尊主是李玉涵,還是李清微的老婆。

而開封的禁衛軍由皇帝與楊嬋直接統轄。沒有李清微與楊嬋授權的話,其他人無權調動。哪怕是攝政王李清安。

而第二股軍權便是由郭靖這種沒有任何派別背景的人掌管。李清微給郭靖安排的官職是太尉,總轄除禁軍外的一切全**權,封「天下督招討兵馬大元帥」。朝中的任何一派都掌控不了他。而李清微想什麼時候將軍權收回,什麼時候就能收回。

而第三股便是「外戚派」,其中代表人物便是太上皇李慶隆,王平與楊永。這三人都是李家的利益相關者。一個是親爹,一個是舅父,一個是嶽父。他們更沒理由背叛李清微。

更何況武將出征有文臣提供後勤,他們的背後還有諸葛青雲這個丞相可以監督。

在李清微有意的安排下,就形成了一個有趣的循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群星:從零開始打造文明 鬥破:總有逆徒想欺師 非常房產銷售員 鳳萊儀 星河紀:最後的半妖 臭丫頭拜拜老天爺就能打雷劈死你 高校異能學霸 重生82之商業帝國 開局一座城 特種兵之從後勤部開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