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下輩子再也不做大洋國人了(大結局)(2 / 2)

加入書籤

所以,顧玩又拿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二個諾獎,算是錦上添花,聊以**了。

在一派喜悅與奮進中,年關翻篇而過,轉眼進入2020年,東方國的載人登月計劃,也終於到了最後沖刺。

一切組件和配套技術都已完備。為了降低成本開支,用幾十億美元的成本就把月給上了,東方國的登月方案,比地球上當年美國人的方案還簡化了一些。

首先自然是因為自動化技術的進步,所以需要的宇航員從三個人減少到了兩個——到時候在月球軌道附近留一個,這一點不變,但降到月球表麵的宇航員,可以減少到隻有一個。

也就是說,這個世界隻有「阿姆斯特朗」,沒有那個大眾連名字都記不住的第二名了。

人員減少一個,至少能省掉好幾噸的月球軌道設計載荷。另一方麵因為電子技術遠勝於1960年代,所以飛船上的所有控製係統、電腦的重量也省下了幾噸之多。

最後摳摳縮縮算下來,隻要30噸的月球軌道載荷,就能發射過去了。換算成從地球軌道發射出去的載荷,有個80噸就非常充裕了。

顧玩在地麵準備了3顆單顆載荷45噸的可回收火箭,然後運了一大堆東西到地球軌道上。然後無數宇航員和自動組裝設備,就在地球軌道上,硬生生把完全體的登月飛船給組裝了起來。

這個過程,當然要向全世界直播了,反正如今的網絡科技那麼發達,還都是5G信號,視頻傳輸太快,質量清晰度太高了。

一堆大洋國的拜金國民,在youtube上看著自己那個自以為燈塔的祖國,居然因為吝嗇,終於吞下了苦果,被大洋彼岸那些明明比他們窮的國家,靠著暗暗偷跑超車了。

網上一堆大洋國國民在那兒咒罵:「大洋國究竟怎麼了?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這一定是體質的問題!」

「果然社會注意才是人類的未來,社會注意在集中力量辦大事、攀科技方麵多優越?再看看我們這個拜金主義!給了你那麼多年的領先時間,一個奇觀都點不出來!」

「不過這也正常,你玩《文明6》點奇觀也點不過秦始皇啊,秦始皇的種族特性在點奇觀上開掛的好不好,人家能直接耗費一組勞工強點奇觀進度的好不好!」

大洋國和西方網民一片哀鴻遍野,但也改變不了什麼了,畢竟就算大洋國官方想知恥而後勇,也不可能在一年半載裡就把這事兒追上去。當初你不肯出這個百億美元級的科研預算,就已經輸了。

在全球網民的關注中,經過幾個月的緊張建設,在2020年底,東方國的登月飛船,終於載著兩名宇航員,成功登上了月球。

其中一名宇航員,把東方國國旗插在了月球表麵,並且說出了「我的一小步,人類一大步」。

另一名宇航員,則在顧玩的指示下,按照近月軌道貼著繞行飛行的時候,用手機拍攝了一些視頻——這個視頻,其實跟地球上那兩大著名的天文科普照片之一的「地出」,頗為異曲同工。

(地球上人類公認的「兩大」天文科普照片神作,一張是「地出」,另一張叫「暗淡藍點」。暗淡藍點是旅行者一號飛到海王星軌道後、即將飛出太陽係時,花了六個月的時間,轉身回望拍了一張地球。那張照片是卡爾薩根促成的。)

而地出,其實站在月球上是拍不到的,因為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是一樣的,所以月球始終隻有一麵朝向地球,在月球上任何位置看地球,地球都是永遠不動的。

不過,在月球的近月環繞軌道上,飛行器卻可以拍出『地球從月平線上升起』的景色。

當年地球文明那張「地出」還隻是照片,而顧玩這邊直接要求拍成視頻。

所以,全世界的網民,都在網上看到了「地出東方」的奇觀,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探索宇宙。

「跪了,我下輩子想投胎做東方國的人,那裡的人太有理想了,太有詩和遠方,價值觀太多元了。不像留在大洋國,就隻能賺錢,我下輩子再也不做大洋人了。」

大洋國憤青們紛紛在他們的非死不可上留簽名感慨。

看到那一幕的時候,顧玩覺得自己大腦裡那個思想鋼印,徹底崩解了,不再控製他對那個來自地球的科技資料數據庫的調用。

或許,是因為藍洞星人的三觀,已經被他從拜金主義的邪路上,引回崇拜科學的人間正道了吧。

往後的日子,他會繼續努力,不過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渺小的,讓整個星球文明共鳴,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大結局)

(新書《開局一條小漁船》已上傳。今天的推薦票別投給這本書了,願意看新書的就投新書吧,不願意看的也不勉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修真從武俠開始 邁向克裡瑪莎 女總裁的貼身保鏢 我怎麼當上了皇帝 迷霧獵場 卡牌力量 我在外星人麵前耍大刀 武術直播間 我就是文豪 返回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