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說一年博士畢業就一年畢業(1 / 2)

加入書籤

出來混就是要講信用,說博士一年畢業,就一年畢業,絕不拖泥帶水。

這就是顧玩做人的原則。

憑良心說,艾弗森教授也不算什麼特別喜歡卡博士生畢業年限的導師。

甚至因為天體物理領域的博士研究生,就算留著當廉價勞動力,也榨不出多少油水,所以艾弗森教授跟其他天體物理方向的教授們,都屬於理工科教授裡,普遍比較仁慈的一類。

這根教授本人的人品關係不大,純粹是專業方向導致拉高的良心平均值。

要是換個材料物理或者其他化學合成領域、生物醫藥領域的教授,博士生就算再沒本事,好歹洗燒瓶餵小白鼠方麵比請個農民工便宜,那就多奴役幾年唄。

後世不是有個段子麼:「五千塊你還想請個農民工?五千塊你隻配請個大學生!」

這段子固然有調侃的意味,但如果把裡麵的內容置換一下,把大學畢業生換成在讀研究生,那肯定是不會錯的。在讀研究生的津貼,比農民工工資低,那是必然的。

艾弗森教授等人平均那麼有良心,卻依然會卡一卡顧玩,讓顧玩不得不殫精竭慮立帖為證、製衡導師,說到底還是顧玩要的遠遠超出常人。

如果他要的是三年正常畢業,或者最多兩年,那艾弗森教授睜一眼閉一眼也就放過去了。最多再稍微收他點錢,發揮一下鈔能力。

但顧玩要的是一年,艾弗森教授當然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把關能力,一切從嚴,以維護自己的學術聲望。

否則,萬一顧玩實力不足以服眾卻拿到了博士,那不顯得艾弗森教授阿附權貴、給名望卓著的富豪學生搞特殊待遇麼。

這一切,隻有用顧玩紮實的真實實力,來洗刷。

……

跟艾弗森教授辯論、攤牌後一個多月,顧玩完全進入了緊張的論文質詢函回復節奏中。

艾弗森教授問過的那些問題,《天體物理》期刊選擇的那些審稿人,當然也會全部質疑一遍。

對於數據推演和細節的考究,也會比艾弗森教授更嚴格。

顧玩需要在雙盲的條件下,由期刊編輯部中轉,跟對方筆頭辯論、澄清。還不能申請當麵口審,因為要防止塞好處串供。

這個說服和辯論的過程,就比較漫長了,基本上連寫帶投遞帶等對方思考、驗證、組織回復,一個回合就是個把月的時間。

至於答辯的結果,顧玩倒是不擔心的,畢竟地球上霍金是怎麼答辯通過的,他也就怎麼答辯通過好了。走過一遍的路還能迷路不成。

2000年秋季學期剩下的這兩個月,也就隻夠這樣交鋒兩回合,就特麼過去了。

中間顧玩本來打算趁著寒假,回國過個年什麼的。但是家裡人也考慮到他是第一年出國,很貼心地選擇了全體都來大洋國過年。

反正從母親到妹妹到表哥,他家還沒哪個親戚敢說來美國已經玩膩了的,假借探視顧玩的名義順便在舊金山洛杉磯轉轉,也沒什麼不好。

另外,表哥周軒已經正式從風雲基金離職,選擇了給顧玩打工,在顧玩新成立的科研公司當CFO,負責幫顧玩解決一切融資問題。所以過完年之後,他也會留在這兒幫顧玩處理生意,暫時不用再回國了。

時間很快轉入讀博的第二學期,也就是2001年春季學期。

經過二月份、三月份的兩輪答辯,顧玩終於把《天體物理》方麵幾位審稿人的意見,一一充分的回復了,也讓他們心服口服。

他那篇關於「解決黑洞定義與熱力學第二定律中,關於封閉係統不可以自發熵減之間悖論」的論文,也正式在三月底刊印的那一期《天體物理》上,公開發表了。

短短兩三天,學界對這篇文章的觀點,就產生了激烈的爭議和分歧。

一開始,隻是天體物理領域的一些科學家,出來指手畫腳。

發展到後麵,大約一周之後,連不少研究反物質具體表現的頂級大神、不乏有能力競爭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也加入了進來。

他們的關注點已經不僅僅是黑洞本身和天體物理了,他們關注的是顧玩這個論文,為他們提供了反物質成因本質的更多思考。

研究黑洞才多大學界關注度?畢竟這玩意兒對現實生活沒有任何影響,吃瓜群眾除了獵奇也不會去關注。(後世地球上雖然關注的人多,但那是多年亞文化和科幻造勢的結果,並不是靠科學本身的普及)

而研究「反物質的自然成因」的話,逼格一下子就高了很多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修真從武俠開始 邁向克裡瑪莎 女總裁的貼身保鏢 我怎麼當上了皇帝 迷霧獵場 卡牌力量 我在外星人麵前耍大刀 武術直播間 我就是文豪 返回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