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1 / 2)

加入書籤

正在朱由檢翻閱奏折的時候。

一旁的王承恩卻發現門外有人來了。

王承恩看了一眼還伏在龍案前翻閱奏折的朱由檢,隨即便從門中走了出來,發現門外是一個手提燈籠的小太監正候在這裡。

「這麼晚了,什麼事情」

「公公農業部的徐尚書有一奏折,要加急送給皇爺批閱,剛送了進來,這一刻也不敢耽誤就送了過來了」

看了看小太監手中的確緊緊拿著一封奏折。

王承恩便也不好再說什麼,隻是點了點頭便說道:「給咱家吧!這麼晚了也不知道是什麼事情,皇爺都有段日子沒有好好休息過了」

接過奏折的王承恩隨後又將奏折遞給了朱由檢。

「王伴伴,這麼晚了是哪裡送來的奏折啊?」

「回皇爺的話,聽說是農業部的徐大人送來的加急折子。」

聽到是徐光啟送來的。

朱由檢點了點頭就也沒有再說什麼,而是翻開奏折看了起來過了一會。

龍案前的朱由檢興奮的說道。

「果然!徐光啟沒有讓朕失望大旱大旱!何嘗不是一場機遇呢!隻要能夠化解,南洋移民之事就有希望了!」

大明的官員,對於移民其實並不算陌生,就連百姓們對此事情也多少略有耳聞,畢竟大明朝在開國之年就進行過大範圍的移民。

當時的人數可是要遠遠超過朱由檢現在所期望的向安南移民百萬的目標,那時候朱元璋大手一揮千百萬人就開始了浩浩盪盪的大移民。

隻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

隨著大明朝的穩定,這種大範圍的移民就很難再看到。

現在朱由檢要做的,就是要讓大明百姓知道想要過上更好,更舒適,更優越的生活就要前往海外,在那裡有數不盡的良田,甚至

大明的軍隊還能夠給願意前往安南的大明百姓,尋找源源不斷的勞動力。

畢竟不管怎麼說。

耕作,都是一個極為消耗勞動力的產業。

當地的土著,就是最好的勞動力來源。

按照大明國舊製度,凡是願意移民者,都可以獲得官府提供的耕牛、良田、種子、必要的糧食。

朱由檢依舊準備延續此法。

並且將會按照不同的戶中人口,進行不同比例的分配。

根據徐光啟的奏折和未來的氣象資料,朱由檢可以判斷的是明年大明將會陷入到一輪極為危機的旱情之中,但這樣的旱情在此刻的朱由檢眼中卻是一場天大的機遇。

向外移民所涵蓋的內容極為復雜。

一塊土地並不是說插上旗幟,或者覆滅現有的統治者就會屬於大明,而是要源源不斷的向其移民,通過不斷對當地進行同化,才能夠讓其真正歸屬於大明疆域之中。

此刻的蒙古,安南乃至於倭國都是同理。

朱由檢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每一個地方駐紮大量的軍隊和士兵,這明顯是不現實的操作,畢竟士兵和百姓不一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諸天成神道 今天王妃守寡成功了嗎 空降熱搜!玄學大佬爆紅娛樂圈 重回八零帶著全家奔小康 綜武:我打造了天命大反派 一把刀,砍翻一切 乞丐兵王 魔神在上戀人已滿 寒門王婿 與王爺小妾爭寵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