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知遇之恩,初入董府(1 / 2)

加入書籤

幽州牧劉虞再是擔心朝廷之事,突聞漢靈帝劉宏駕崩,他也是無暇幽州的政事,恨不得自己親自趕往京都洛陽。隻不過他心知大漢 風雨飄搖,自己被漢靈帝派來幽州是乾什麼的,現在自己如果沖動趕往洛陽,這幽州境內再出現暴 亂,他的罪過可就大了。

他隻得派遣最信任的事從田疇和自己的兒子劉和,一起前往洛陽打探消息,好確認漢室到底由誰即位,還有漢靈帝的具體死因。無論如果自己都是大漢的忠臣,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維護好,大漢朝疆土的完整性,更要避免生靈塗炭,和再次被有些人利用這個時候,再禍亂北疆。

自從兒子劉和離開薊城,再加上事從田疇離開了自己,劉虞大人不管乾什麼事情,都感覺如同缺少了什麼似的。他不由得想起漢靈帝對自己的照拂來,那個時候自己同樣是在幽州,隻不過官職是幽州刺史……

劉虞字伯安,乃東漢宗室大臣,東海郡郯縣人,東海恭王之後。其祖父劉嘉做到了光祿勛一職,位列九卿之一,地位十分顯赫。其父劉舒,曾任丹陽太守。劉虞憑借其宗室的身份,在獲舉孝廉後,曾先為東海郡一小吏。由於其勤勉肯乾,得到郡守的賞識。

很快劉伯安就平步青雲,一步一個腳印,做到了幽州刺史的職位。幽州實乃窮州,雖然轄郡、國十一,縣、邑、侯國九十,但地處北方,且與少數民族接壤,根本就是一個苦差事。

但劉虞沒有嫌棄,來到幽州後他廣施仁政,籠絡外族,幽州百姓都在歌頌劉虞的功德。而在處理鮮卑、烏桓、夫餘、穢貊等外族間的爭鬥,劉虞都憑借他高超的政治素養,和勤懇實乾的精神,得到了這些少數民族單於、大人們的信任,在少數民族中間的威望極高。

也因為劉虞的勤政,和對這些少數民族百姓的愛戴,以至於這些少數民族都隨時朝貢,無有敢擾我大漢邊境者。使得幽州境內的百姓都安居樂業,世家豪族都與之交好,幽州一副欣欣向榮之向。

可是正在劉虞事業蒸蒸日上之時,涼州叛亂,朝廷大肆征召兵馬。劉虞為了不使幽州境內的少數民族負擔過重,而沒有達到朝廷征召兵馬之數,因而自己因公事不利,而被罷免了官職,回歸東海郡郯縣祖籍。

直到黃巾之亂爆發,其才又重新受到重用。中平元年,震驚東漢朝野的黃巾起義爆發,以張角為首的起義軍很快便攻破了冀州諸郡。而在僅僅一個月內,全國八州二十八郡都發生了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威震京師。

漢靈帝劉宏一麵組織名臣良將前去平叛,一麵組織朝臣前去安撫因黃巾軍之亂後的百姓。因此劉虞則被重新任命為甘陵國相,到冀州安撫救助受災的百姓,希望他們能夠盡快安定下來。

劉虞到了破敗不堪的冀州後,堅持從自身做起,。他每頓飯不過一兩道素食,穿著破舊的衣衫,以儉樸為下屬樹立榜樣。也因此使得甘陵屬國很快就得到了平復,百姓們均開始春耕,國內再無偷雞扌莫狗,敢觸犯法律之事。

不久後劉虞就因為政事再次被升遷,漢靈帝劉宏感其一心為公,遂加封劉伯安為宗正,列為九卿之一。

黃巾之亂平定後沒多久,前中山國相張純、前泰山太守張舉,與烏桓遼西郡丘力居結盟,發動叛變,戰火再度席卷整個北方疆土。

烏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人相繼殉職,叛軍很快達到了數十萬人。後來張舉自號為「天子」,傳書到各州郡處詔書,說自己要取代漢朝,還指示遼西丘力居等五萬人部隊,進入青、冀二州作亂。

因為劉虞在北方的威望很高,漢靈帝劉宏再度任命劉虞為幽州牧,讓他前去幽州平亂。這時的漢靈帝劉宏還親自接見了劉虞,向他闡述了自己心中的抱負,隻是因為朝堂派係林立,自己不是不勤政,而是隻能借助這種偽裝,才能把國家治理好啊。

劉虞感其不易,遂領命願意誓死守護好幽州之地,不讓這裡再起戰事。劉虞到達薊城後,便「罷省屯兵,務廣恩信」,還派使者離間一時上頭的烏桓丘力居等人,懸賞通緝張舉、張純二人,很快就靠自己的威望,而將這場叛亂平定下來了。

攜大勝而歸的劉虞被拜為太尉,但他推辭不受,接連推薦了衛尉趙謨、益州牧劉焉、豫州牧黃琬、南陽太守羊續,然而漢靈帝劉宏卻鐵了心意表彰劉虞的功勛,還是拜其為大司馬。令平亂之後的劉虞,繼續坐鎮幽州,為其守護大漢北疆之地。

在任期間,劉虞務存寬政,勸督農植,開上穀胡市之利,通漁陽鹽鐵之饒,民悅年登,穀石三十,劉虞將幽州打造成了一方樂土。就連青州、徐州百姓都逃難至此,劉虞也一視同仁,收視溫恤,「為安立生業,流民皆忘其遷徙」。

百姓安居樂業,但劉虞始終不忘節儉,常常粗茶淡飯,穿著樸素破舊的衣服,「遠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歸心焉」。秉持一顆初心的劉虞,也不曾辜負漢靈帝劉宏的重托,為他守護著大漢邊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公子世無雙 地府:我黃帝之女的身份被判官筆曝光 全民海戰:隨身超級衛星探測器 情緣劍劫 肥妻種田忙:相公又真香了 王爺影響了我的拔劍速度 九州逆劍 重生之大道巔峰 重組家庭養娃日常[六零] 侯府嫡女人美路子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