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胡人變遷,關靖王政(1 / 2)

加入書籤

陳勇很是不解公孫瓚的用意,但是騎都尉公孫將軍又是這裡最大的官職,自己不聽命於他,還能有什麼辦法嗎?於是大軍便趁著天剛擦黑,便一起沖出了管子城。沿著還沒有被填補上的,空出來的大營空隙中,一起逃出生天了。當他們一起出了管子城包圍圈後,公孫瓚卻再次強調,自己是爭得大家的同意,才決定兵進柳城的!

陳勇沒想明白公孫瓚為何執意要走柳城一線,可是他也沒有辦法,隻得聽命,向著東北方向急行趕路。大家都在爭分奪秒,誰都擔心天如果不刮風了,那圍困管子城的烏桓大軍,發現管子城內脫逃的漢軍,再派兵追擊自己,又當如何呢?也因此,這一路之上,不管再苦再累,誰也沒有提出過休息片刻,都在拚命的趕著路。

可是大軍正在趕路之時,上天卻又下起了鵝毛大雪。這雪是越下越大。陳勇隻得命令將士們,一起安營紮寨,好等雪停之後,再繼續趕路。誰都知道,現在休息才是正確的選擇。在這狂風大作,大雪紛飛的夜晚趕路,才不是明智之舉。而且公孫瓚的將士們,更需要休息。隻有再吃上幾頓飽飯,他們的身體才能恢復好些。

這場大雪一下就是三天,而大雪又把眾人的腳印、車軸印,都掩蓋的不露痕跡了。哪怕是看守公孫瓚的蹋頓,發現了公孫瓚的大軍逃跑,他也隻會沿著陳勇趕過來的那條路,去追擊公孫瓚的。因為這裡又近,也是條最好的逃生路線,誰又會在自己最艱難時,選擇去繞個大圈,從烏西的城市中穿過再回歸幽州之地呢?

可是公孫瓚就是這樣選擇的,陳勇不理解公孫瓚的堅持到是為什麼,卻也阻止不了他的選擇。陳勇當然是不知道公孫瓚先前的計劃了,原來他在被烏桓丘力居大軍圍困之後,曾派出心腹關靖,去柳城找王政,聯合鮮卑王庭的現任酋長步度根,好一起拿下烏桓的重鎮柳城。

王政正是公孫瓚早就埋在張純叛軍中的一枚旗子,為何會有石門大捷?王政的情報,自然是功不可沒,他也是關靖的同鄉。關靖字士起,太原人。乃是公孫瓚早年擔任涿郡縣令時的屬吏,雖是文人出身,但多年來和公孫瓚一道出生入死,也算身經百戰,久經考驗之人了。

這種心腹死士自然是公孫瓚最值得信賴之人啦,他相信自己的計劃現如今應該差不多已成事了。即便不成,現在有手中的兩千精兵,公孫瓚也要全力以赴,去烏桓重鎮柳城殺了那個張純,以絕後患,方能一雪心頭之恨!

原本幽州西北部一帶,是由烏桓、鮮卑兩大部族,雜處交錯,交叉聚居的。東漢朝廷,為了利用這兩族胡人的矛盾,好達到「以胡製胡」,對抗侵擾邊境的匈奴人,特別準許烏桓、鮮卑人,在幽州各郡指定的區域,聚集「種人」,也就是部眾,定居繁衍。

並設置了專門的護烏丸校尉與護鮮卑校尉,為其裁判糾紛,管理各部事務。但烏丸、鮮卑人根本不服管束,為了壯大各自的部落,他們相互之間,仇殺不斷,有時候,還會攜手聯合,一道反叛作亂。

這種亂局,直到桓帝時期,才發生了質的變化,鮮卑出了個勇健凶悍的大酋長檀石槐。檀石槐不僅持續的寇邊抄略,還直接征服了鮮卑,烏桓所有的部

落,迫使各部酋長稱臣。

他「南抄漢邊,北拒丁令,東卻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建立了以彈汗山鮮卑王庭。為統治核心的鮮卑王國,把侵略的觸角,突破了幽州,野心勃勃的意圖侵占整個漢王朝的北部疆域。

所幸的是,這個檀石槐,在四十五歲時,便一命歸西啦。而檀石槐一死,繼任的酋長和連,「力不及父,而貪 淫好色,斷法不公,眾叛者半」。在鮮卑部落分崩離析,陷於內戰的空隙。而被鮮卑人壓製已久的烏桓人,趁機也開始叛亂。

難樓,烏延,蘇仆延,丘力居等人,合力驅逐了各郡的鮮卑勢力。重新控製了幽州西北部,而曾經一度建立統治的鮮卑人,則不得不受烏桓部落各位大人的驅使,徹底淪為了附庸,並且被驅趕至並州。

但並州也不是合適的棲身之所,不單當地有刺史丁原,以及並州牧董卓。兩路大軍駐紮,隨時可能和鮮卑人進行交戰。而且大多數鮮卑人心懷故土,並不願意長期羈旅在陌生的地域。此時鮮卑的酋長步度根,也急迫的希望,能重返幽州。

當張純張舉,和烏桓丘力居,公然舉兵叛亂後。他便第一時間,派遣使者,向公孫瓚「上貢獻」。意圖利用公孫瓚,達到打擊烏桓,重奪幽州故地的目的。而公孫瓚也非常看重烏桓、鮮卑兩族的世代仇殺、相互不容的部族矛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公子世無雙 地府:我黃帝之女的身份被判官筆曝光 全民海戰:隨身超級衛星探測器 情緣劍劫 肥妻種田忙:相公又真香了 王爺影響了我的拔劍速度 九州逆劍 重生之大道巔峰 重組家庭養娃日常[六零] 侯府嫡女人美路子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