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神禱大天(1 / 2)

加入書籤

司祝原本是指,廟宇中那些個管香火的小沙彌。

隨著時間推移,逐漸衍化成了為自家宗族,自家祖宗,自家帝王在祭祀中致禱辭的人。

這名來自紀王封地上的大司祝便是如此。

獻酒,舉神刀,禱祝,說的就是他!

專從事於寧王封地、太平王都一切祭拜事宜,更有著祭天者稱。

關於祭祀天地的活動,在這座天下可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

也就是說在以前遙遠的時代,便已經形成,祖上傳下來的,是為祖製。

上至天子陛下,下至貴族宗親。

每一個都把祭祀天地,當成一項非常重要的活動。

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產生於人類初期對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產生了各種崇拜祭祀活動。

春節、端午節、清明節、重陽節等等都是由原始信仰形成祭祀天地神靈、祖先的節日。

祭祀天地大典其實是在心理思維的終極意義上感悟人神溝通、上下交感的精神境界,實現人神天地和諧共生的信仰欲念。

祭祀活動,進貢上香,叩拜行禮,莊重肅穆,一絲不苟。

祭祀禮節祭品均有一定的規範,備上供品向神靈或祖先行禮,表示崇敬並求保佑。

要祭祀的對象就是蒼天。

天上的風雲變幻、日月運行,地上的山石樹木、飛禽走獸,都被視為有神靈具象。

於是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

這些神靈既哺育了人類成長,又給人類的生存帶來威脅,人類感激這些神靈,同時也對它們產生了畏懼,因而對這眾多的神靈頂禮膜拜,求其降福免災。

造化之良能曰神,造化之隱跡曰鬼。

祭祀建築,在帝王都城建設中更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以最高的技術水平,最完美的藝術去建造。

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天地壇等等都是眾多祭祀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圜丘壇專門用於祭天,台上不建房屋,對空而祭,稱為"露祭"。

祭天陳設講究,祭品豐富,規矩嚴明。

在圜丘壇共設七組神位,每組神位都用天青緞子搭成臨時的神幄。

上層圓心石北側正麵設主位,皇天上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邊圓錐形。第二層壇麵的東西兩側為從位,日月星辰和雲雨風雷牌位,神幄為長方形。

神位前擺列著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餚等大量供品。

單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種禮器,就多達七百餘件。

上層圓心石南側設祝案,皇帝的拜位設於上、中兩層平台的正南方。

圜丘壇正南台階下東西兩側,陳設著編磬、編鍾、鎛鍾等十六種,六十多件樂器組成的中和韶樂,排列整齊,肅穆壯觀。

祭的時辰上,要在日出前七刻祭禮。

像世俗之中太平王朝那般,時辰一到,齋宮鳴太和鍾,皇帝起駕至圜丘壇,鍾聲止,鼓樂聲起,大典正式開始。

此時,圜丘壇東南燔牛犢,西南懸天燈,煙雲縹緲,燭影劇院搖紅,給人以一種‎​​‎​‏‎‏​‎‏​‏‏‏非常神秘的感覺。

此時,心心念念的天子陛下他老人家就出現。

由宮中外出,擺列大隊儀仗,這個儀仗稱為「鹵簿」。

大駕鹵簿隊列中,最前列的是四頭大象,這叫導象,後麵再跟五頭大象,又叫寶象,身披珠寶做成的墊子。

上麵還要背上寶瓶,寶瓶裡放著火絨、火石等,這是祭俗中的必需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大道即我 直播算命:今日你必黃袍加身 劍道之太上 從巫師開始模擬人生 小廝 長生歌 超感遊戲 遊戲設計師之我真不是做慈善 鎮天神帝 都市:開局打臉戰神贅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