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知與行(1 / 2)

加入書籤

實際上,儒家在春秋戰國時期僅僅是當初百家爭鳴的一家,因為孔聖、隨後的亞聖孟子的繼承,使得這一學派得以發揚光大。

而其他學派如法家、墨家、農家、兵家、縱橫家、道家等等都是影響深遠的學派,都有著對歷史創造的功績,也有各大名宿存在。

到秦朝一統,為了抹掉六國的影響,也為了讓所有人不再顧念故國,從文化上、精神上來消除這些負麵影響,那是秦王朝必須的國家政策。

之後,便是暴秦的焚書坑儒之決策,將可能傳承的途徑截斷,猶如後世的大招:404、刪帖和請喝茶等。儒家當時也成為被刪掉的帖子,被封掉的賬號,那時候,法家獨占天下。

暴秦之策,對華族的歷史有什麼深遠影響,楊繼業不想窮究。

但他明白,暴秦幾十年就終結,固然是國內國力透支,更是舉國上下對殘酷竣法的反彈。後世有句名言: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歷史的腳步與規律,絕對不會隨心而改變。

鐵桶似的暴秦,不過在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便轟然倒塌,瓦解,潰散為其他人相逐的麋鹿。

漢朝立國,要找尋新的立國之基石,儒家成為首選。大儒朱熹對儒家進行重新詮釋,注解四書,將儒學的思想引向當權王朝所需。

隋唐以後,再到前朝大宋,儒學成為科考的經典,那就完全深入人心,猶如後世的語數外。語數外沒學好,又如何成為學霸?

到文朝,書生學士出口必然是聖學、典籍,引經用典成為最時尚的東西。崇古、尚古,崇聖人,尊聖學,萬事以聖人之言來衡量價值,判斷對錯。

可以說,歷史還沒到文朝,對孔孟之道實際上已經歪曲,但人人如此,成為共識的東西,想要找到文朝出路,必須另找辦法。

拋棄儒學是不可能的,孔聖治學,實際上還是非常高超的。不過是漢儒們對孔聖之學所做的詮釋而已。如果說,重新對孔孟之道進行詮釋,以儒對儒,找出能夠解決目前文朝的弊端,引導更多的人解讀孔孟之學,才可能讓文朝煥發新生!

對於這些東西的思考,楊繼業早在當初明白自己身在文朝後,就開始了。選來選去,覺得王明陽的心學,是一個應順這個階段的學派。

知行合一,致良知;外王內聖等等,楊繼業自己對心學一派也沒有較多研究,但結合後世的一些經驗,推行開智、思考、辨析、邏輯等思維,總能夠做出一些與目前現狀有提高的東西。

至於理論上的爭議,自己沒必要赤膊上陣,隻要自己強大起來,絕對會有人拿著自己的思考找上門來。

目前,隻要先播下一些知行合一的種子,慢慢傳播,逐漸改良,才能適合文朝的時代又高於這個時代。

講了故事,楊繼業也不問蒙童是不是聽懂。瞟了一眼男孩,見他在思考和記憶,似乎想將所有的東西都記住在心裡。

布置了新的學業,也將三十個蒙童的輪值安排好,請巫素貞監察輪值情況,算是給她一個進入夜校來念書的理由,巫素貞果然很開心地接受了。

散學後,返回巫家中餐。因為楊繼業好些天沒過來,巫龍這次準備比較豐盛,也可以說是之前戰後的一次慶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鬥羅:震驚開局被唐三暗戀 我在陰間當差的日子 桃運透視神醫 剛退伍,回到山村養女兒 陽間鎮靈人 換婚前我重生了[八零] 修仙:我的宗門有億點點強 道門姬械師 大唐開局錯認李二為嶽父 在神奇寶貝世界搞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