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第 482 章(1 / 2)

加入書籤

因為要送丘濬這位八十六七歲的老臣歸鄉,王守文這次赴任被允許在路上慢慢地走。

從京師到瓊州那可是將近三千裡的路途,一路上水路陸路都得再三變換,若不是他們有官身在,沿途可以讓驛使幫把手,這一路恐怕還真不好走。

事實上像丘濬這樣的情況,朝廷本來就要派可靠的翰林官護送他南歸,這會兒倒算是「一文二用」了。

丘濬家中藏書無數,這麼遠的路是帶不回去了,他向朱祐樘求了個恩典,把他這處禦賜宅子改成對外開放的「圖書館」,一來可以讓他已經有差使在身的長子有個落腳處,二來也讓自己這些心愛的書不至於無人問津、最終便宜了蠹蟲。

對於丘濬這個小小的請求,朱祐樘自無不應的道理,甚至還禦筆親題了「丘氏圖書館」五個大字命人做成牌匾掛過去,並讓丘濬那還在中書舍人位置上打雜混日子的長子成了第一任圖書管理員。

丘濬幾個孫子都是要回廣東考鄉試的,這次也一並歸鄉去。

他次子是還在國子監苦苦讀書的大齡生員,兄弟倆覺得不能隻讓孫子陪丘濬回瓊州,便也搞了依親讀書的由頭一並回去。

至於以後是直接跟兒子侄兒他們一起在廣東應試,還是趕回國子監這邊拚一拚京師的北監名額,還得等以後再仔細考慮。

畢竟北京國子監這邊名額多,而廣東那邊鄉試難度低,到底該在哪邊考比較輕鬆一時半會還真拿不定主意。

更叫人鬱悶的是,他若是拿這種問題去問丘濬這個當爹的,少不得要挨一頓臭罵!

他都能想到丘濬會說啥了:「隻要自己學問到家,在哪裡考不都一樣?!」

普通考生的煩惱,丘濬他們這些家夥是不會懂的了!

既然不必把書帶回瓊州,路上的行囊便輕簡許多了。

丘濬一貫是不愛添置東西的,有些老舊了的物件還可以留給長子接著用,算下來倒是省了路上的許多折騰。

丘濬聽著家裡人忙忙碌碌地收拾東西,心裡不由得生出幾分由衷的喜意來。杜甫寫自己歸家時的心情是「漫卷詩書喜欲狂」,他這些天多少也體會到了。

不管路途有多遠,總是能走得完的,他也算是能活著回去看看家鄉了。兒子已經長大,自己有俸祿拿,他便不打算給長子留多少錢銀,都給帶回瓊州去,他都當過閣老的人了,總得給家鄉乾點什麼。

為故鄉修橋修路修學堂這些事聽來很俗氣,卻是他們這一輩人心中的一樁大事。

這麼一琢磨,丘濬的心都飛回遙遠的瓊州去了,每天都要算一算自己這些年攢下的俸祿與賞賜都能用到什麼地方去。

也不能盲目地全掏出去,得先回去看看家鄉真正需要啥,省得鄉裡人沒得多少好處,隻肥了一些心術不正之人的錢袋子!

丘濬每天在那想來想去,精神竟是越發好了。

王守文每天都會到丘家關心關心丘濬的情況。

即便已經決定要送丘濬歸鄉,他還是擔心丘濬受不了這兩三千裡的折騰。

別說這時代了,便是後世也很少人會帶八十好幾的老人出遠門。哪怕交通再便捷,於他們而言長途跋涉也十分受罪!

何況大明交通並不便捷。

見丘濬知曉要歸家後整個人看起來都不一樣了,王守文才終於放下心來,開始參加一場又一場的送行宴。

本來他也不想辦這麼多場的,但是每個邀請他的人都說請了好廚師或者做了特色菜,這他怎麼能拒絕?

作為知交滿天下的小王學士,他這幾天每天都在跟人話別,著實忙得不得了。

既然是要去地方上乾出點成績來的,王守文還專門向六部之中許多有外任經驗的老前輩討教如何處理地方政務。

明朝地方上其實處於多權分立狀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與都指揮使司分管著當地的政治、司法與軍事,同時還有駐留當地替皇帝辦事的鎮守太監以及朝廷不定時派下去的巡按禦史,所以出任地方官想要乾出點實績來就得多方掰扯。

按察使司管的就是司法一塊,此外當地的海道、糧道以及提學等等事務也是歸他們管。

這個機構的一把手自然是正三品的按察使,底下會有好幾個副手負責管理不同方向的事務,像王守文謀取的這個按察司僉事就是給按察使打下手的,主要負責提學一塊。

他也不是沒想過去管海道之類的,可惜他是翰林官出身,怎麼看都專業不對口,還是求個管文教的職位比較穩妥!

像廣東僉事這種官屬於冷板凳,便是安排正六品的官員過去也是常有的事,王守文這個五品的侍讀學士想去實在太簡單了。

一通請教下來,王守文心裡有了底了。

巧的是他的頂頭上司楊錦與廣東布政司一把手劉孟都是新官上任不久,算下來隻比他早到廣東一點兒,大家都是新來的,誰也沒比誰更了解廣東的具體情況,到時候一忙起來各種事務怕是有千頭萬緒等著理清。

這兩位上司一個刑部出身,一個科道官出身,平日裡不是愛往來應酬的,這些年更是一直在外頭任職,王守文都與他們不算太熟。

事實上官場上哪有那麼多出頭機會,許多人都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乾活,像李東陽他們這樣的活躍分子到底隻是少數。

王守文也沒太擔心自己到了地方上乾不好提學工作,小夫妻倆簡單地收拾好行囊準備南下。

為防丘濬他們這些老弱婦孺路上生病,王守文還去太醫院薅了幾個相熟的禦醫帶走,為此還特意弄了個嶺南草木藥用價值研究項目,說是要深入了解嶺南群山之中有哪些藥草值得開發利用,來上一本相較於《大明本草》更具地方特色的《嶺南本草》。

當然了,便是他不特意立項朝廷也是要派禦醫隨行的,畢竟丘濬可是入過閣的,朱祐樘這樣的仁厚君主怎麼可能不考慮他的健康問題。

既然禦醫都跟去嶺南了,繼續掛在王守文手底下編本《嶺南本草》也不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厲爺追妻火葬場 穿越後,和夫君帶億萬物資去種田 滿庭芳在俗修真 我是靈修界最寵的崽 她從地界來 於她星途閃耀 大宋狂後 燕城王 入戲太深 為了拯救世界我出道成為了Vtu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