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開放(2 / 2)

加入書籤

左右兩個不如雙胞胎聰明不說,也不如他們孝順懂事,一點都不知道體諒老人。

顧明東笑了笑,開口問道:「三叔,您這是有啥煩心事兒嗎?」

一提起這事兒,顧三叔就嘆了口氣:「哎,現如今政策放寬鬆了,我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顧明東笑道:「那肯定是好事兒,至少我們家不缺雞蛋吃了。」

這要是以前,家裡頭雞都是有數的,生產隊不少人家都舍不得吃,藏起來賣了換鹽和糖。

顧三叔一想也是,不說別人家,如今他們家的雞也多了。

隻是想到生產隊的事情,顧三叔還是擰著眉:「是啊,大家夥兒日子是好了。」

「可是你說說生產隊現在的風氣咋回事兒,大家夥兒下地乾活都不積極了,原本四月份能乾完的活兒,現在到了五月份還沒乾完,這樣下去可怎麼得了?」

顧明東知道這種變化的原因。

時代在發展,如今心思靈活的就開始做點小買賣,甭管是賣自家做的米糕,還是茶葉蛋,甚至是山上的菌子,竹林的筍子,都能掙到不少錢。

對比起來,每天辛辛苦苦下地乾活掙到的那點工分,一年到頭頂多就能分到三十塊,性價比實在是太低了。

社員們也不傻,明眼人都知道怎麼乾才更好。

再有一個,不管乾得多還是乾得少,隻要你下地了,戶口糧食關係在生產隊,那到了年底,生產隊都是要給你分糧食的。

工分會影響數量的多少,可影響的實在是優先。

於是有些聰明人便覺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不錯,扌莫魚下地多輕鬆,也能湊一口吃的。

這可愁壞了顧建國,他是大隊長,連著幾年上河村都是先進生產隊,可臨了臨了,老天爺風調雨順,社員們卻撂攤子了。

「你說他們到底咋想的,再這麼下去咱們上河村的糧食產量還能跟得上嗎?」

「是不是過了兩年好日子,他們就忘了餓肚子多難受了,如今吃飽了飯也不肯下地乾活,一群懶鬼,老子這幾天嘴皮子都要磨破了。」

「懶驢上磨屎尿多,我也不能天天跟在後頭追著打著吧?」

顧建國倒是想追著趕著,可惜他在的時候,社員們就好一些,他一旦走開又故態復萌,而且他就一個人,也不可能盯著每一個社員。

顧明東耐心的聽著他的抱怨,等他說完了,才推過去茶杯。

顧建國端起茶杯灌了一口,嘆氣道:「哎,世道變了,好日子都沒有人想過了。」

顧明東卻問道:「三叔,你有沒有想過現在大家一起勞動,最後一起分糧食,這樣的狀態跟以前吃大鍋飯也差不離。」

「這怎麼能一樣,大家也是記錄工分的,多勞多得。」

「但是在多勞多得之前,還有一個按戶分配。」顧明東提醒道。

顧建國眉頭皺得更緊了。

顧明東繼續說道:「我還記得當年吃大鍋飯的時候,每個社員都生怕自己少吃一口,如今反過來,大家夥兒都生怕自己多乾一點。」

「這是千古以來人類的本性,反正乾得多乾得少的差距都不大,那光靠喊口號,一年兩年還成,長此以往肯定是助長惰性的。」

顧三叔哪裡不知道這個道理,擰眉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但這也沒辦法啊。」

就像是王麻子一家,王麻子跟劉寡婦乾活都不行,但他們的戶口在,一家四口的糧食就得有所保證。

總不能有些人吃飽喝足,有些人卻餓死,不符合共產的口號。

顧明東卻說:「三叔,那是以前,現在政策風向不同了,也許我們可以大膽嘗試。」

這話說得顧建國心頭一跳,下意識的看向自家大侄子。

多年過去,顧建國早知道顧明東是個有想法,且有真本事的,不提別的,他們生產隊為什麼能年年豐收,還不是因為顧明東能弄來別人弄不到的糧種、肥料?

猶豫了一下,顧建國就問道:「阿東,你是不是有什麼想法?」

「你盡管大膽的說,左右這兒就咱們三個,說錯了也不怕被人揪住尾巴。」

顧明東便開口道:「三叔,你聽過包產到戶嗎?」

包產到戶的概念其實不難解釋,但隨著顧明東的話,顧三叔的臉色卻越來越陰沉。

「不行,這哪兒行啊,這不是鼓動私人買賣土地,這可是走資本主義的道路了!」

剛經歷過那麼動亂的年代,顧三叔一聽這話,就被顧明東的大膽嚇得膽戰心驚。

他連連搖頭:「不行不行,紙包不住火,這事兒可是要掉腦袋的。」

顧明東卻解釋道:「三叔,這不是土地買賣,土地依舊是國家和集體所有,隻是將集體的土地,分配到個人頭上,從此之後不按照工分來分配糧食,誰家承包的土地誰家自己負責,勞動多少,產出多少,收獲就是多少。」

顧三叔還是搖頭:「說是這麼說,但這事兒也沒先例,從來也沒聽說哪兒的生產隊敢這麼乾。」

顧明東卻說:「這事兒還真有人已經這麼乾了,隻是還沒大範圍傳播。」

「他們難道就不怕?」顧三叔皺眉道。

顧明東笑著說:「三叔,你看看現在的政策,以後放開自由買賣是大趨勢,買賣都能放開了,包產到戶還不是遲早的事兒?」

「我們改變的又不是土地的所有權,而是承包權,你想啊,等承包到戶了,那自家的農田自家乾,直接跟年底的收成相關,這樣不就能最大程度上調動社員們的勞動積極性。」

即使他說的天花亂墜,顧三叔還是猶豫不決。

實在是被鬧怕了,萬一出事兒了怎麼辦,他年紀大了無所謂,可不能拉著那麼多社員遭罪啊。

顧明東也沒逼著他做決定,反倒是說:「這事兒也不著急,咱們看看再說。」

顧三叔皺著眉,背著手走了,顧明東的話在他心底落下了一顆種子,隨時都會生根發芽。

顧亮晨抬頭問道:「爸,三爺爺會答應嗎?」

「遲早會的。」顧明東很堅定,這是歷史的大潮,沒有人可以抵擋。

顧亮晨見他爸信心滿滿,毫不猶豫的信了。

果然,過了一段時間,顧建國心底的念頭越來越濃。

倒不是他想通了,而是社員們的勞動積極性每況愈下,尤其是他們生產隊讀書人多,之前考大學的也多,零零散散寄回來的信,更是讓社員們心思浮動。

大城市的風向比小地方轉的更快,很快,上河村的社員們知道,在大城市的地方,街道上甚至已經開始有了叫賣的聲音。

這時候大部分人是看不起小商小販的,覺得沒有進工廠當工人體麵,但擋不住賺錢多。

心思多了,乾活就更不行了。

像是王麻子,甚至還說自己身體不好,不樂意下地了。

顧三叔上門去勸他,王麻子就說:「我家愛花都上大學了,現在每個月能拿補貼,她省一省寄回來就夠我們一家人活,等她以後出來工作了,那工資還不得更多,我還累死累活做什麼。」

這話實在是無恥,但顧三叔也拿王麻子沒辦法。

最讓他覺得生氣的是,以前乾農活最積極的李鐵柱,最近也時不時往外跑。

一打聽才知道,錢金花每天上山挖野菜菌子和竹筍,李鐵柱就下河撈魚,第二天早上偷偷上街去賣了,換到的錢不多,但也比種地強多了。

這麼勞累著,他每天能上工就不錯了,哪兒還有以前的積極性。

顧三叔一看這形式不行,繼續這麼下去的話,別說豐收了,上河村的糧食產量都要被打回原形。

如此形式下,顧三叔咬了咬牙,終於召開了社員大會。

下頭是烏壓壓的人頭,社員們以為顧三叔又要講勞動積極性的事情,一個個無精打采的,有幾個還懶洋洋的坐在那裡打哈欠。

看著他們這幅架勢,顧三叔忍不住皺眉。

他的目光落到顧明東身上,忍不住嘆了口氣,深感大侄子有遠見,看來這包產到戶是勢在必行了。

「包產到戶?」這四個字如同驚雷,落到了社員們的頭頂。

李鐵柱先激動起來:「大隊長,你的意思是生產隊將田地承包給我們家,然後自己負責種地,產出多少都歸自家?」

顧三叔點了點頭,強調道:「土地還是集體的,隻是包給你家種著。」

李鐵柱一琢磨,心頭立刻熱乎起來,暗道不管土地是不是自己的,隻要上麵種著的糧食是自己的就成,自家人乾自家的,那肯定比吃大鍋飯好啊。

也有人一聽就知道不能偷懶了,嚷嚷道:「大隊長,這不是搞特殊化嗎?」

話音未落,李鐵柱就反駁道:「哪兒特殊了,感情就許你家偷懶不乾活,整天占別人便宜?」

「哎,你說清楚,我什麼時候占別人便宜了?」

「你不乾活就是占了老實乾活的人便宜,你又不是我老子娘,我每天辛辛苦苦的下地,種出來的糧食還得給你。」

「我呸,我可也是下了地的,憑什麼就是你種的,我還說你占了我便宜。」

眼看要吵起來,也有人說公道話:「包產到戶要是能行,肯定比現在好,到時候誰家好好乾活,誰家偷懶,自家心裡頭清楚,也不用吵吵了。」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有好處的事情。

隻是有人擔心:「大隊長,咱這麼乾能行嗎,不會被上頭批評吧?」

顧三叔解釋道:「這是一個新的嘗試,誰也不知道上頭會不會支持,但如果大家夥兒都同意,咱們就先乾,等糧食產量出來了,拿著好成績再去領導麵前說。」

「現在有沒有人反對,有反對的站出來說?」

眾人對視一眼,都有些蠢蠢欲動,顯然都覺得自家種地能比種公家的地更好。

就在這時候,忽然有人喊道:「我反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野性依賴 彭格列式幼崽培育日記 小可憐在修羅場焦頭爛額 老王不想涼 吻了教授以後 萬人嫌替身重生了 聖君身死道殞後[重生] 江湖容不下海王 渾小子 偽裝國寶,帶薪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