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大閱禮(1 / 2)

加入書籤

有明一代,軍禮形式內容豐富,「親征為首,遣將次之。方出師,有禡祭之禮。及還,有受降、奏凱獻俘、論功行賞之禮。平居有閱武、大射之禮。而救日伐鼓之製,亦以類附焉。」

魏廣德所說的「大閱禮」,其實在後世就是閱兵儀式。

在明初的洪武、永樂時期,閱兵活動還是比較活躍的,這種閱兵活動多伴隨帝王出師征伐活動同步進行的,注重軍事實效性能,但時間、地點、形式等多為「隨地而閱」,並不統一。

按照魏廣德所看到《明實錄》、《明會要》等文檔中的記載,自洪武至今,各類「大閱」活動舉行了二十餘次。

隻不過這些大多集中在洪武和永樂朝,特別是永樂中期時,明成祖朱棣曾校閱六師,邀請多國使節觀禮,在國際上引起了較大的反響。

魏廣德想到的自然就是用閱兵展示大明朝的軍力,不僅震懾北方草原,也可以傳遞到東、西洋,讓他們不敢輕忽大明國力。

「現戚繼光已經在京營多時,聽說在他操練下,神機營已經有不小變化。」

魏廣德說道這裡的時候觀察了下隆慶皇帝的表情,發現沒什麼變化,這才繼續說道:「譚綸、戚繼光皆是在江南統軍作戰多年的宿將,正好讓他們主持此事,務必讓大明重現開國時盛大軍威。」

魏廣德的想法其實很簡單,這兩人都是打老了仗的人,自然知道該怎麼操練軍卒,讓他們看起來悍勇無比。

他再想點辦法,提高閱兵的觀賞性和威懾性,總之,一切都要讓人明白,大明朝軍事實力很強。

魏廣德說完話就看向隆慶皇帝,等待他的答復。

此時的隆慶皇帝也是在思考魏廣德的提議,邊軍出塞是為了向蒙古人展示明軍不屈的戰力,而大閱是為了向周邊展示軍威。

大閱啊

隆慶皇帝雖然沒什麼大誌向,可沒大誌向不代表他就不想做出點成績,有點作為,最好青史留名那種。

洪武、永樂、宣德、正統、天順、成化幾朝都搞過大閱,但規模有大有小。

最後一次大閱是在成化十一年,此後九十四年間就再未行過此典。

隆慶皇帝不是個聽到大閱就激動的搓手頓足、手舞足蹈的人,魏廣德的提議很新奇,看上去也很誘人,可是他現在想的卻不是成功後會怎麼樣,而是想到京營,想到大閱萬一出現意外,丟了朝廷的顏麵。

好吧,和之前那些成化、弘治那些皇帝不同,隆慶皇帝應該是和正德皇帝類似的人,不是性格,而是對京營的了解。

他可是在京城大街上看到過京營士卒懶惰鬆懈的人,也知道京營裡的實情,因為勛貴和朝廷的原因,京營士卒每月的軍餉其實隻能拿到三成,而且訓練不足,兵員充斥老幼。

大明朝皇帝之所以還願意讓勛貴領京營,主要還是放心。

京營雖不堪用,可好歹他們還知道練一支精兵充場麵,算京城內最強的一股戰力。

維護皇權,這些兵馬也足夠了,隻要沒有外鎮兵馬乾預。

若是把京營交到文官手裡,簡直不敢想會有什麼結果。

良久,隆慶皇帝才遲疑道:「你說的第一條,我先前就說了,沒有問題,至於大閱

京營,行嗎?」

魏廣德聞言微微睜大眼睛,正待開口,就聽到隆慶皇帝繼續說道。

「京營的情況,你是知道的,我也不指望他們能爆發出什麼戰力。

若真是要大閱,我看還是從薊鎮和宣大挑選精兵良將參與。

既是大閱,必然有外藩使臣在旁,朕不想讓他們看到京營那不堪的樣子。」

「陛下多慮了。」

魏廣德先前就想說話,可隆慶皇帝繼續在說,他自然不敢插話。

這會兒皇帝說完,也該輪到他說了。

「京營的情況,臣當然知道。

既是大閱,自然要重練京營,可不敢讓他們現在這個樣子出來見人。

臣覺得,譚綸既已是兵部侍郎,可讓他再兼個都察院右僉都禦史,贊理京營軍務就理所應當。

贊理軍務,本就是主持京營日常訓練。

再有既會選兵的戚繼光,讓他重新篩選京營兵士,將精銳合遍一營做為這次大閱的部隊,大閱後保留做為京營作戰主力,剩餘老弱殘兵可放歸或者擔任京營日常承擔的差事。

這樣,那支保留的精兵可隻專注於作戰訓練,以後就不再理會雜事,平時以精銳之形象參與各種禮儀活動,若有戰事也可以拉得出去。

而且,這事兒暫時還不急,總要給譚大人和戚將軍留夠練兵的時間不是。」

京營為什麼缺乏訓練,魏廣德心裡清楚,許多勛貴把京營當做免費勞動力,把大量京營士卒弄成自己的私奴。

奴役也就算了,還不給錢,而是發朝廷的軍餉,還要克扣一筆。

要不是擔心人在京師,扣的狠了鬧出嘩變,隻怕京營早就空了。

試想飯都吃不上,誰還肯賣力,更別說賣命了。

按照魏廣德的意思,把京營剩餘的精銳單獨編軍,老弱就留給那些京城權貴去用,既能保持朝堂穩定,也能讓京營重新恢復一絲戰力。

不過這麼做,貌似就有點像恢復到正德朝的樣子了。

唯一不同的就是,正德皇帝時期重練的京營,大量充斥抽調的精悍邊軍士卒。

可以說,正德朝京營的戰力,直逼明初的京營是毫不誇張的。

隆慶皇帝想了想為什麼那些文官不喜歡正德皇帝做的這一套,他也就釋然了。

雖然心裡很不高興,可有時候真不是皇帝可以決定一切的。

就像現在,他知道正德皇帝搞的那一套其實可以提高明軍戰力,可他卻很難重新拿起來,因為文官集團不喜歡。

到時候,他們隻要卡住戶部,就可以讓軍心渙散。

大明朝廷沒錢是朝野共知的事兒,隻要把戶部的銀子散出去,到時候沒錢發軍餉,他這個皇帝就會被架在火上。

魏廣德的提議,或許是文官集團的底限。

不增調班軍,而是從京營內部挖掘兵員,這樣提升的有限。

或許有人會奇怪,誰不希望自己國家軍隊強大,可在大明朝,文官集團還真就不希望明軍重現明初的軍威。

為何?

其實原因很簡單,在土木堡之前,明廷屬於文武相製狀態,是比較平衡的。

但這個平衡,卻是皇帝偏幫文官造成的一種平衡。

實際上,明初因為有那些沙場宿將的存在,武將才是左右朝廷的最重要力量,這也是明初的皇帝喜歡打壓武將的原因。

他們的力量太過強大,強大到讓皇帝都擔心的程度。

土木堡之後,文官集團好不容易才利用明軍勢危攝取部分軍權,之後不斷努力才形成以文禦武的局麵,當然不會拱手相讓。

明軍若戰力恢復,則意味著可能又會湧現出無數明初那樣的宿將,他們在戰場上獲取巨大的功勞,即便功成名就之後放棄軍權留在京城養老,可以他們的功績也足以對文官集團構成巨大壓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女帝:夫君隱居十年,一劍斬仙帝 在精靈世界搞基建 人在魔宗,開局綁定旅行青蛙 正人君子薑太虛 網球鬼才 從夏洛特煩惱開始的文娛 西遊土地爺 諸天代練 竹馬又名藍顏 擁有外掛的我卻想逃避現實